(一)臨床資料
本組 960 例患者,女性 640 例,男性 320 例,年齡 25~85 歲,平均年齡 42 歲。
病種:內痔、 II 期 750 例, III 期 210 例。
(二)治療方法
1 .病人左側臥位,肛門周圍用 1 ‰新潔爾滅棉球常規皮膚消毒,在肛門的 3 點和 9 點處,用 0.25% 布比卡因 20ml 菱形局部麻醉,大約 2 分種后肛門組織松弛,待痔核完全露出后可以開始治療。用高頻治療電鉗縱型夾住痔核,助手手大彎鉗子夾一消毒的干棉球,墊在高頻電鉗頭下面,保護其他組織,腳踏開關機器開始啟動,每個痔核 3~5 秒即可。 III 期內痔可按上述方法,重復治療一次(不要在同一個位置上),術后傷口外敷京萬紅軟膏,肛內塞入棉條引流敷蓋消毒紗布手術完畢。
2 .術后給予抗菌素消炎,防止感染。術后四小時囑患者取出肛內引流棉條,可用 3% 濃鹽水加醋(少許)坐浴,每日 3~4 次,傷口外敷復方生肌膏。
(三)療效
1 . 960 例 II 、 III 期內痔病人,經用 ZZ 肛腸綜合治療儀治療,均一次性治愈,治愈率 100% 。
2 .術后一般痔核需 3~5 天開始自行脫落,肛內有分泌物溢出均屬正常。創口完全愈合大約需 20~25 天左右。經電話跟蹤隨訪無一例大出血及肛門狹窄發生,其肛門功能完全正常。
3 .術后疼痛情況
( 1 )術后能繼續工作,無痛感 350 例,占 36.4% 。
( 2 )排便時有輕微疼痛感,不用服止疼劑尚可忍耐者 655 例,占 57.8% 。
( 3 )術后一周內傷口疼痛或排便后肛門疼痛較嚴重,必須服用止疼劑才能忍耐者 55 例,占 5.7% ,臨床實踐證明,絕大多數患者表示滿意,但也有少數病人術后肛門下墜有大便感,多數患者有滴血或大便帶血現象發生,經口服止血藥 10 天后均不再出血。
(四)體會
我們認為 ZZ-IIB 型肛腸綜合治療儀是當前國內采用高科技研制而成,機器性能穩定、功能齊全、一機多用,具有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特點。為了廣大臨床醫生更好地掌握使用,發揮該儀器特點,能為廣大患者解除疼痛造福于人民,特提出以下四個方面問題供同仁商討。
1 .防止肛管狹窄問題
臨床醫生應高度重視,從手術開始就要想到這個問題,怎樣做到防止術后肛管狹窄,提出以下三個方面:
( 1 )治療內痔時,要做到治療鉗縱型夾住痔核,不可橫夾,防止瘢痕性狹窄發生。
( 2 )治療外痔時,在外痔的基底部作以“ V ”字型切口,治療鉗要橫著夾住外痔,切記不能縱型夾外痔。
( 3 )在治療過程中,要注意保護齒狀線的完整,尤其是治療內外混合痔時,要先里后外,盡量不破壞或是少損傷齒線為好:上海二醫大 張東銘 教授把人的肛門齒狀線比喻成是個“司令部”,可見在人體的重要性。
2 .術后預防水腫的發生
ZZ-IIB 型肛腸綜合治療儀的問世,的確為廣大痔病患者解除疼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是肛腸科醫生的好“助手”,是當代科技水平的飛躍。但是術后發生水腫是經常碰到的現象,也是造成患者術后最痛苦的一個問題,如何才能防止發生水腫呢?我們的做法是:
( 1 )用治療鉗夾住痔核時間原則“寧短勿長”,可用 4 秒能達治療目的就不要用 5 秒,要視痔核大小而定。一般內痔 3~5 秒,外痔 6~8 秒均可。
( 2 )在治療過程中,注意觀察是否有疑似水腫現象發生,如發現有可疑部位,當即用電刀縱型切開皮下組織使炎性分泌物順其切口溢出,經實踐證實這是防止發生水腫措施之一。
( 3 )術后肛門的護理也是很重要的一環。我們的體會是:術后 4 小時,可用 3% 濃鹽水 + 食醋(少許)坐浴,每日 2~3 次,以溫鹽水為好不可熏燙,經常保持局部干凈。
( 4 )術后傷口外敷復方生肌膏,可起到消炎止痛、化腐生肌,促使傷口愈合,消除水腫的作用。
3 .術后出血問題
ZZ 型肛腸綜合治療儀,利用高頻電容場產熱原理達到治療部位組織干結。臨床證實效果很好,但術后滴血、滲血現象仍有發生,個別病人出血量較多,應引起我們臨床醫生高度重視,不可掉以輕心。為了減少患者因出血而造成思想上的負擔,所以我們要按操作規程正確使用該儀器,我們的做法是:
( 1 )用治療鉗治療內痔的時候,距痔核基底部位約 2 毫米 ,不可夾得過深,防止損傷臨近組織造成出血。其原則是寧淺勿深。
( 2 )術后暫時不要急于讓病人下手術床,認真觀察傷口處是否有出血、溢血現象,如果發現有出血跡象,應查明原因根據出血嚴重程度,采取不同方法給予處理,我們經常使用的方法有:
①用 ZZ 肛腸綜合治療儀的齊頭電棒燒灼止血。
②用 1 — 2 支付腎素液滴在消毒過的干棉球上填塞出血部位,壓迫止血(高血壓患者禁用)。或采用膠管外纏油紗條(適量)塞入肛門內壓迫止血法。
③以上方法無效仍繼續出血者可在出血部位局部點注痔全息液適量,也可以用治療鉗夾住出血點 30 秒即可達到止血的目的。
④如果是動脈出血或較大靜脈出血可采用小針細線結扎縫合的方法。
( 3 )術后給予口服止血藥,常用維生素 K4 或安絡血等藥,極個別病人術后 3~5 天后滴血嚴重,可采用靜脈輸液加止血藥的方法。
( 4 )術后囑患者以流食為主,多吃水果、蔬菜,防止便秘或口服潤腸藥保持大便通暢,
( 5 )術后多數病人出現肛門下墜,有大便感均為正常現象,囑患者盡量少去蹲而使勁下努,以防止傷口出血,尤其是術后 5~10 天更應注意。
( 6 )術后半個月內,嚴防重體力勞動或劇烈體育運動,減少對傷口的磨擦,預防大出血現象發生。
4 .怎樣預防術后疼痛
怎樣減輕或防止疼痛現象發生這是關系到治療效果成敗的關鍵問題,所以應引起重視,我們的做法是:
①用 0.25% 布比卡因,在肛周作菱形局麻,重點部位適當多用點麻藥,其效果更好,我們體會:布比卡因比鹽酸利多卡因作用強,麻醉效果好,用藥 15~25 分鐘后達高峰,在體內可維持 3~6 小時,對組織無刺激性,無明顯的快速耐藥性,患者易接受。
②手術完畢后,在肛門周圍皮下注射亞甲藍 2cc+0.75% 布比卡因 6cc 混合液為長效止痛 , 或骶骼神經阻滯麻醉止痛時間維持較長,可起到長期止疼作用,術后如出現肛門周圍麻木感屬正常現象,大約需要 20~30 天后髓質神經自然修飾,肛門功能恢復正常。
③如果個別病人術后仍有疼痛現象發生,可給予口服凱扶蘭或芬必得止痛,嚴重者肌注曲馬多針,疼痛得到緩解。
④一般病人術后 3 天痔核開始脫落,在痔核脫落過程中,從肛內溢出膿性分泌物或出現排便后肛門疼痛均屬正常現象。術后用 3% 濃鹽水加食醋(少許)坐浴,外敷復方生肌膏,可起到化腐生肌、緩解疼痛作用。
摘自《肛腸病的診斷與治療》第 487-488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