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肝膽科 趙強 邵鳳珍
摘要:目的:觀察杭州大力神醫療器械有限公司DSG-Ⅰ型(生物信息)電腦肝病治療儀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療效。方法:選擇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20例,分別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以西藥常規治療,治療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DSG-Ⅰ型(生物信息)電腦肝病治療儀照射肝區,觀察治療后的臨床癥狀、體征、肝功能、總有效率變化。結果:經治后治療組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改善更顯著;治療組肝功能復常明顯快于對照組,有顯著性差異(P<0.05);且治療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結論:DSG-Ⅰ型(生物信息)電腦肝病治療儀治療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療效明顯,能改善臨床癥狀,恢復肝功能,提高臨床療效,促進肝病康復。
關鍵詞 慢性乙型肝炎 肝病治療儀
2006年3月至2007年3月我們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DSG-Ⅰ型(生物信息)電腦肝病治療儀治療慢性乙型肝炎120例,臨床療效滿意,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病例選擇
選擇2006年3月至2007年3月間住院患者共120例,男74人,女46人,年齡20~62歲,所有病例診斷標準參照2000年9月 西安第十次全國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學術會議討論修訂《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1]。隨機各分為二組,治療組65例,男35例,女30例,年齡20~62歲;病程2~5年;對照組55例,男39例,女16例,年齡21~60歲;病程1~4.5年。治療前兩組間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病情等方面對比,經統計學處理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予西藥(阿拓莫蘭1.2g)常規保肝治療,治療組在常規保肝治療基礎上加用DSGⅠ型(生物信息)電腦肝病治療儀(由浙江省杭州大力神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每天治療1次,每次30分,照射肝區局部,距離為20cm,以患者感覺局部發熱為度,1個月為1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及檢測方法
1.3.1 臨床癥狀和體征:觀察患者疲勞、脅痛、腹脹納差等,體征肝脾腫大、肝區叩擊痛等變化。
1.3.2 肝功能:治療前、治療二周及治療后各測一次,包括血清丙氨酸轉氨酶(ALT)、血清膽紅素(TBil),采用美國XT-1000型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檢測。
1.4 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統計軟件,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c2檢驗。
2 結果
2.1 癥狀及體征變化
90%的病人訴照射局部有發熱感,約半小時后消失,未發現皮膚有潰爛等副作用。治療組患者療程結束后癥狀及體征明顯改善。
表1 二組間在臨床癥狀及體征改善情況對比
組 別 |
治療組 |
對照組 |
P |
n |
有效 |
無效 |
有效率 |
n |
有效 |
無效 |
有效率 |
癥狀 |
疲勞 |
59 |
54 |
5 |
91.53 |
50 |
40 |
10 |
80.00 |
<0.05 |
脅痛 |
62 |
59 |
3 |
95.16 |
53 |
35 |
12 |
74.47 |
<0.05 |
腹脹納差 |
65 |
58 |
7 |
89.23 |
49 |
36 |
13 |
73.47 |
<0.05 |
體征 |
肝脾腫大 |
50 |
42 |
8 |
84 |
42 |
35 |
7 |
83.33 |
>0.05 |
肝區叩擊痛 |
49 |
33 |
16 |
67.34 |
39 |
20 |
19 |
51.28 |
<0.05 |
由表1可見治療組在癥狀及體征的改善方面明顯好于對照組(P<0.05),僅肝脾腫大與對照組無顯著性差異(P>0.05)。
2.2 肝功能改善情況
為觀察治療組的臨床療效,對實施近紅外信息輻照技術治療的65人與對照組55人進行肝功能改善情況比較,結果表明兩組患者肝功能改善情況有明顯差異,P<0.05,結果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肝功能改善情況比較
組別 |
例數 |
|
ALT(U/L) |
TBil(mmol/L) |
治療組 |
65 |
治療前 |
235.53±38.63 |
48.45±20.18 |
治療后 |
48.72±22.58 |
19.35±8.70 |
對照組 |
55 |
治療前 |
189.32±63.05 |
50.35±24.80 |
治療后 |
95.56±38.27 |
35.23±13.15 |
由表2可見治療組和對照組在治療前肝功能無顯著性差異,治療后有顯著性差異,P<0.05
2.3 總有效率比較
為觀察治療組的臨床療效,對實施近紅外信息輻照技術治療的65人與對照組55人進行實際住院天數比較,結果表明兩組患者住院天數有明顯差異,P<0.05,結果見表3。
表3 治療組與對照組住院天數的比較
組別 |
n |
住院天數 |
t值 |
P值 |
治療組 |
65 |
20.18±12.47 |
2.37 |
<0.05 |
對照組 |
55 |
30.02±15.36 |
3 討 論
DSG-Ⅰ型生物信息電腦肝病治療儀是根據生物物理學能量節律共振原理,利用微電腦采集生物信息,根據不同信息的狀態控制照射波的頻率、功率強度和能量計時的新一代肝病治療設備,是一種新型的非藥物治療肝病的設備。生物信息電腦肝病治療儀能自動提取被治療者的生物節律——心律信號,發出與被治療者心律同步的近紅外脈沖信號,與人體的生物節律——微循環節律產生能量共振,極大提高了人體皮膚對光波的透過率,增加了能量的吸收率,使得在肝臟部位獲得的近紅外波能量明顯增加,從而使近紅外波治療肝病成為現實。有文獻報告,DSG-I型(生物信息)電腦肝病治療儀能自動提取接受治療者的心率信號,發出與患者心律同步的生物信息電磁能,增加組織對能量滲透吸收率,并與人體的肝細胞生物波產生能量共振,它能使肝臟的血流加快,顯著增加正常肝臟門靜脈的血流量,起到了活血的作用,使肝臟的氧和營養物質的供給得到改善,從而能修復受損的肝細胞,恢復肝功能[2、3]。而且分子振動過程中產生的光熱效應,可以使組織溫度升高,局部新陳代謝加速,微循環改善,血液中的免疫成份如吞噬細胞、淋巴細胞、免疫球蛋白等增加,最終起到排除滲出物、消腫、鎮痛、消炎及改善局部營養的作用。此外,通過大分子共振吸收效應,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提供ADP和磷酸合成ATP時所需要的能量,為細胞提供了活化能。光能通過ATP轉化為化學能,激活病態組織進行修復、再生,從而調動了人體自身免疫功能和再生修復功能[3]。
我們的研究亦顯示,DSG-I型(生物信息)電腦肝病治療儀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癥狀體征改善比較明顯,多數患者經治療后癥狀明顯好轉,體征減輕,如肝區疼痛、腹脹減輕,食欲、體力增加等[4]。
DSG-I型(生物信息)電腦肝病治療儀治療組在改善肝功能方面亦優于對照組,尤其在降低ALT、TBil方面與對照組比較,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5),且觀察結果表明,治療組與對照組患者住院天數有明顯差異(P<0.05)。
因此,我們認為在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炎肝硬化的治療中,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使用DSG-I型(生物信息)電腦肝病治療儀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輔助治療手段,它操作簡單,對改善臨床癥狀、恢復肝功能有一定的作用。能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減輕患者的病痛,提高生活質量。屬無痛無創治療,受治者依從性強,值得進一步在臨床上擴大研究。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分會[S].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華肝臟病雜志,2000,8(6):324-329.
2. 劉林林,張偉,等.脈沖多普勒檢測門脈血流動力學的臨床價值,交通醫學.1996,10(2):18.
3. 趙長青,薛惠明,顧宏圖,等.電腦生物信息肝病治療儀對正常人肝血流的影響.中西醫結合肝病雜志,2004,14(5):290-191.
4. 賀勁松,周大橋,等.DSG-Ⅰ生物信息肝病治療儀對肝炎肝硬化的影響,中西醫結合肝病雜志.2005,15(4):234-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