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4日,浙江省中醫藥管理局組織專家驗收了杭州市拱墅區和睦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承擔的《中醫“治未病:社區工作模式探討與實踐》課題。專家組認為,該課題通過模式設計、社區實驗和效果觀察,在國內首次提出由政府主導,社區衛生機構、社區基層組織和社區居民共同參與的“三位一體”的中醫“治未病”社區推進新模式——“和睦模式”,實踐表明已取得顯著效果。
浙江省中醫藥管理局局長徐偉偉點評“和睦模式”時說,這一模式課題研究的切入點好,符合醫改方向,符合百姓需求。作為模式,可向全省推廣。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醫政司司長許志仁在驗收課題時指出,中醫“治未病”怎么進社區,拱墅區和睦街道提出了工作模式,很有意義。中醫“治未病”載體在社區,主力軍在社區,這一課題抓得準,針對性強。“和睦模式”把中醫“治未病”從點走向面,把點連成片,“治未病”工作不再僅僅定點于衛生部門的內部,而是上升到政府,下延到百姓。許志仁認為,社區“治未病”服務的文章應有上、中、下三篇。“和睦模式”做好了“治未病”健康教育工作,這只是上篇,中篇為中醫“治未病”干預方法,下篇是區域性“治未病”服務效果評價,希望拱墅區和睦街道繼續研究,做好中、下篇文章,使得這一模式領先全國。[摘自醫藥快報]
2011年2月23日,杭州市醫學情報所的俞志新、李水根杭州市拱墅區和睦醫院(和睦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楊帆院長、鄭書記一行到蕭山考察大力神肝康保(BILT)的使用療效情況,目的是能夠做好“和睦模式”治療“未病”的中篇文章。楊院長實地考察了基地,并且聽取了多名亞健康人員通過護理肝臟后,都不同程度地有了明顯的改善。
參觀考察后,楊院長決定引進3臺大力神肝康保(BILT),首先在杭州市社會福利中心進行試點。目前,福利中心近1000位老年人,比較集中,中老年人朋友可以直接在中心接受肝康保的護理。方便管理、統計數據,更加有利做好“和睦模式”治療“未病”的中篇。
杭州市拱墅區和睦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