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中醫藥文化傳播平臺,創作中醫藥文化產品
中醫藥院校應擔當文化建設重任
5月17日,全國高等中醫藥教育學會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第21次年會在杭州召開。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在會上指出,研究會和各中醫藥院校要抓住機遇、傳承創新,總結近年來中醫藥院校開展文化建設的成績、經驗和存在問題,認真研究“十二五”期間中醫藥院校文化建設的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措施,著力推進中醫藥文化建設。
一要努力將優秀傳統文化與時代特征結合起來,在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構建中發揮作用。
二要借助中醫藥院校的資源優勢,深化中醫藥文化研究,挖掘中醫藥文化價值,加強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加快中醫藥文化產品創作,豐富中醫藥文化內容。
三要加快中醫藥文化專業隊伍建設,把系統培養培訓與傳播平臺打造、文化產品創作等緊密結合起來,建設一支專業結構合理、業務素質較高、思想作風過硬的人才隊伍,推出一批群眾喜愛、有廣泛社會影響的中醫藥文化科普名家大師。
四要加強中醫藥文化傳播平臺建設,推動中醫藥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充分利用“中醫孔子學院”、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建設等多種途徑,搭建更廣泛傳播中醫藥文化的公共平臺。
五要通過多種途徑、采取多種形式,結合中國中藥中國行“進鄉村、進社區、進家庭”活動,大力開展中醫藥文化和科普知識宣傳,在全社會營造濃厚的中醫藥文化氛圍。
王國強說,中醫藥學蘊含著豐富的哲學思想和人文精神,其天地一體、天人合一、天地人和、和而不同的思想基礎,崇尚和諧、追求平衡的思維方式,以人為本、大醫精誠的道德準則,深刻地體現了中華民族的認知方式和價值取向,蘊含著豐富的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精髓,是我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體現。
本次會議由浙江中醫藥大學承辦,共有來自全國26所院校的80多名代表參加。(記者吳承亮 通訊員陳愉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