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報記者 李可心
細心的市民可能已經留意到,深圳已涌現出越來越多的中醫館和中醫坐堂,這些傳統的就診方式讓市民求醫問藥更加便捷。自2010年7月《深圳經濟特區中醫藥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實施以來,中醫館和中醫坐堂在深圳得到迅速發展。如今該條例實施已有3年,中醫館和中醫坐堂開展情況如何?
記者昨天從市衛人委了解到,作為落實群眾路線的舉措之一,該委將于近期開展“深圳市中醫館及中醫坐堂醫診所檢查評估活動”,活動設置了詳細的評分標準,對全市的中醫館和中醫坐堂進行全面的檢查評估,這也是“條例”實施3年來首次進行全面檢查評估。
1 全市已有100多家 中醫館、中醫坐堂
2010年7月1日,“條例”在深圳正式實施,這是全國實施新醫改后第一個地方性中醫藥法規,也是新醫改以后深圳推出的重要舉措。其中一大創新亮點是引入和扶植民營資本進入中醫藥市場,開創性地提出了“中醫館”和“中醫坐堂”兩類醫療機構。
市衛生和人口計劃生育委員會中醫處處長廖利平透露,3年來,我市中醫館和中醫坐堂得到社會和企業的大力支持,發展迅猛。目前全市中醫館和中醫坐堂已有100多家,提供了300多個就醫崗位,大約一年三四十萬人次的醫療服務,基本相當于一個二甲中醫院的規模。眾多中醫館和中醫坐堂的出現,極大地方便了市民就醫看病,有效緩解了市民“看病難、看病貴”。
2 全面“體檢”進一步緩解 市民“看病難、看病貴”
廖利平表示,在《條例》實施3年后開展此次檢查評估活動,是為了對我市中醫館和中醫坐堂進行全面的梳理,了解它們的管理現狀、存在問題以及在社區發揮的作用,以便提升我市中醫館及中醫坐堂醫診所的服務能力與水平,加強中醫館及中醫坐堂醫診所的管理,規范中醫醫療服務市場,進一步緩解市民“看病難、看病貴”。
廖利平說,此次檢查評估活動既是“十二五”規劃中期評估的亮點之一,也是市醫療衛生部門落實群眾路線的具體舉措,通過對中醫館和中醫坐堂全面地檢查評估,實現醫改目標,為老百姓提高安全、有效、廉價的醫療衛生服務。
3 檢查評估結果 將面向社會公布
記者了解到,為了確保檢查評估活動順利實施,市衛人委專門成立了檢查評估活動工作領導小組,并委托市衛生監督局開展檢查評估。檢查評估活動將堅持“集中檢查、規范經營、持續發展”的原則,推進中醫館及中醫坐堂醫診所依法執業、誠信經營,規范執業行為,提升服務質量與水平。檢查評估活動結束后,最終檢查情況將對社會進行通報。
相關鏈接
四大內容 逐一檢查評估
據介紹,此次檢查活動將嚴格按照“條例”及《深圳經濟特區中醫藥系列標準與規范》等有關規定進行。檢查范圍包括全市中醫館及中醫坐堂醫診所。
檢查評估活動將涉及四項內容。
一是摸清我市中醫館及中醫坐堂醫診所基本情況,對我市中醫館及中醫坐堂醫診所的數量、醫護人員的基本情況以及機構的服務能力和水平進行詳細的摸底調查,為相關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據。
二是核查機構與準入標準的符合情況,檢查中醫館及中醫坐堂醫診所的設置情況是否符合相關標準和要求,以及機構經許可后,在執業運行中各項設置配備是否發生變化。
三是檢查機構依法執業情況,檢查中醫館及中醫坐堂醫診所是否嚴格按照相關規定開展診療活動;醫務人員的資質情況是否符合相關要求;機構負責人及醫務人員是否認真落實各項衛生法律法規及其規章制度;中醫館及中醫坐堂醫診所及其執業醫師是否切實規范書寫門診日志及中藥處方;中醫“治未病”預防體系建設和運作情況;機構醫療廣告發布行為是否規范等。
四是檢查《中藥處方與調劑技術規范》和《中藥飲片與方劑編碼規則及其應用》的落實情況。
據悉,檢查評估活動將分五個階段進行:
7月29日~8月4日召開動員大會
8月5日~9月1日為集中檢查階段,各區(新區)衛生行政部門對管轄范圍內的中醫館及中醫坐堂醫診所的基本情況進行摸查,建立監督檔案,發現問題的嚴格依法依規處理;
9月2日~9月15日為交叉檢查階段,由市衛生監督局組織,采取行政區域間交叉檢查形式,對各區(新區)的中醫館及中醫坐堂醫診所進行檢查;
9月16日~9月20日為匯總評估階段;
9月21日~9月30日為通報檢查情況。